土豆阅读 > 现代言情 > Z世代艺术家 > 第213章 太子誉之死,将成艺术。
  世界上再没有比李莲杰更顶的动作反衬了。

  不管前推二十年,亦或者后推二十年,提到动作美感,杰哥都是第一。

  方星河记忆犹新,网上曾有一段李莲杰用剑的真实花絮,矫健、凌厉、迅猛,叫人目不暇接。

  如果有可能,他希望激发出最强的李莲杰。

  但可惜,实在做不到。

  套招的时候两人就同时发现,这场打戏不可能同时兼具好看和真。

  甚至,单纯想拍到好看都不容易。

  “你得收着点力,不然我没法儿接啊!”

  历来以快著称的李莲杰,气得声音都哑了。

  方星河也很无奈:“杰哥,我收着了,但是再减力的话动作美感就保不住了,咱们想想别的办法?”

  李莲杰往台阶上一蹲,脑瓜子嗡嗡的。

  “剑进枪,怎么想的?!这是人能干的活儿吗?!”

  两人这场打戏,套招都套不明白。

  其实原因很简单——方星河太超标了,然后又给如此超标的人端上一根三米大枪,这不是闹呢吗?

  李莲杰的真实身高只有164,力量并不特殊,处于同体重的平均线。

  方星河没见过他在健身房里做器械,套招时简单估测一下,臂力应该只有自己的四分之一。

  具体到套招表现上,方星河只要稍微用点力,一枪就能把李莲杰的剑崩飞。

  减力也没用,只要枪剑相碰,李莲杰的架子必塌。

  什么快如闪电的剑术动作,一碰就碎。

  而且只提速度,他也跟不上方星河。

  当你方哥全力出枪时,李莲杰挥剑都来不及。

  所以之前设计好的动作根本就套不起来,实拍构想成为梦幻泡泡。

  “这怎么拍?”李莲杰十分不开心,“要不然掉过来,我用枪,你拿剑?那我估计咱俩能打个差不离。”

  其实也够呛。

  当力量敏捷的差距大到如此程度,方星河一剑崩开枪势,贴着枪杆进去一抹,估计还是秒杀。

  不过他没急着吹牛逼,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。

  “打虚的吧。”

  方星河提起大枪比划两下,解释道:“咱们以poss为主,你抢攻,三次试图近身未果,打回合制。”

  单听描述,挺难懂的。

  不过上去比划两下就明白了。

  第一回合。

  两人在庭院里相对而立。

  “剑名玄霄,三尺一寸,重二斤八两。”

  “枪名残生,长一丈二,重十六斤。”

  顿了顿,太子誉又道:“以游侠之剑对上战阵大枪,实在过于不公,既如此,我给你三次抢攻机会,近得我身便算你赢。”

  啧啧,方编剧啊方编剧,你这台词真装逼!

  杰哥不咋开心,可又不得不接受,顺着往下念台词。

  “天下兵器,一寸长一寸强,一寸短一寸险,战场厮杀单骑冲阵,世上无人能胜太子,可近身之后,我有一剑,催命夺魂。”

  “如此,甚好。”

  方星河眼神明亮热烈,大长腿一个横拉,开胯深深扎下马步,持枪四平。

  简简单单一个亮相动作,马上有种宗师气度沛然生发。

  真正的顶级高手,动作不一定好看。

  但是,协调99点,形体好又有高爆发的方星河,动作的好看程度还要大于实战水平——他又没在战场上厮杀过,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基本功教科书而已。

  越是简单的动作,越能体现他那种浑如一体的流畅协调。

  对峙两秒(俩人摆poss),李莲杰按照计划,以方星河为中心,开始加速绕圈。

  第一回合的真正pk,其实只有一瞬间。

  这次交锋用一句话概括——老李左右虚晃玩命转圈,突然抢进中线,却被方星河一枪崩开剑势,噔噔噔不停倒退,直到踩上栏杆,倒挂在庭柱上。

  倒踩栏杆是这回合的高潮点。

  具体姿势是,李莲杰左脚踩着石兽头部,右脚向后大劈叉,蹬在石柱上,上身向下俯倾,长剑格着枪头,但枪尖已经悬于面前。

  定格画面明确昭示着他已经败了,倒退过程则是用来侧写长剑对大枪的狼狈。

  太子誉每出一枪,无名都要倒退两三步,直到被逼上石柱。

  一边体现他的灵活和顽强,一边也诉说着太子誉的强悍。

  方星河忽然收枪,淡声道:“再来。”

  逼王就是逼王,收枪的动作都那么不同。

  单手一拉,枪杆在手掌心向后滑动,直到枪尾杵地,方逼王这才稳稳握住枪杆中后段,拎着大枪走回庭院中心。

  第二回合。

  太子誉不再扎马,而是不丁不八的站立,单手斜下一挥,枪杆撕裂空气,发出剧烈呼啸。

  单手横枪式?

  不,这是单手指地式!

  纯纯的一个收枪poss,没有任何实战价值,扮帅专用花活。

  方逼王的台词也贼TM气人。

  只听他傲然道:“若我端稳中平枪架,你将永远没有机会。让你四尺半,再来!”

  所谓的四尺半,是指方星河持枪的位置——他不再握持枪身的后半段,刚好空出来四尺半距离。

  当持枪动作刻意避开枪尾,大枪顿时变得笨拙。

  可太子誉的打法却变得愈发暴力——单手抡着大枪,哐哐猛砸!

  这不再是灵动迅捷的枪术,而是锤法、锏法、棍法!

  锵鸣声中,无名左支右挡,数度试图靠身法近身,结果不管他怎么周旋,等来的永远都只有两招。

  要么是当头一劈,要么是拦腰横扫!

  看似简单的招数,但在绝对武力的加持下,变得蛮不讲理、不可突破。

  无名头昏脑涨,终于被砸碎了佩剑。

  这一幕将会配合后期特效,制作出一种相当炫酷的视觉效果。

  简单描述:无名右手持剑于头顶,左手剑鞘套住长剑半截,等于是双手共同握剑,格挡太子誉最后一劈。

  大枪砸下。

  轰的一声,无名单膝跪地,嘴角溢血。

  与此同时,地板碎出一圈放射性裂纹,一道小规模的冲击波以无名膝盖为中心,向外四溢。

  下个瞬间,玄霄剑寸寸开裂,哀鸣着崩碎。

  太子誉将悬停在无名额头的大枪,反手扛在肩头,第二回合结束。

  接下来,又是你方哥的装逼时间。

  太子誉用一种格外淡漠的眼神看着吐血的无名——这里不需要多少演技,方星河的瞳色,在不做任何表情的时候,就是格外淡漠的。

  到时候主镜头再给一个从下至上的旋推特写,要多帅有多帅。

  而他的台词,好像一个不可战胜的终极BOSS,极具压迫性。

  “剑差了点意思,人亦如是。”

  无名的心气有些溃散,黯然回道:“太子神力,无名远不能及。”

  这既是方星河的装逼需要,也是剧情上对主角的打压。

  商业片的王道剧情,必定会给主角制造巨大危机或者困境,使观众投入并为之揪心。

  而方编剧在这里的处理方式,并不是让无名忽然爆种,自己解决失落沮丧,而是引入第三方,给与他鼓励,实现转折。

  巩俐扮演的赵后上前一步。

  “无名,你只是一个游侠,一个刺客,而太子誉却是七国最强的战场杀神,我们从未期望你能够正面战胜他。

  那我为何选中你?

  因为你是一个永远不会被困难打倒的信人义士,你拥有百折不挠的毅力,以及悍然搏命的勇气。

  我们将希望寄托在你身上,不是坚信你一定能够功成,而是坚信你一定不会辜负……”

  台词主打一个动情,既渲染了太子誉的不可战胜,又为无名增加反抗弧光。

  紧接着,飞雪甩出她的佩剑。

  “无名大哥,接剑!”

  飞雪剑呼啸着从无名面前射过,李莲杰抬手轻轻一抓,以反握姿势抓住剑柄,横剑于面前。

  镜头上移,于闪烁着寒光的剑面上方,缓缓露出无名坚定的双眼。

  这是一个设计得非常巧妙的情绪点。

  观众必然会为此激动。

  但是,当他们满心期待着无名将要开始反击时,编剧狗方又给了他们一记大嘴巴子。

  第三回合:狂暴化!

  太子誉被调动起情绪,声音铿锵如剑鸣:“想让我把希望寄托在这种弱者身上?那就证明给我看!”

  当方星河全力以赴,战斗忽然变得大开大合。

  在这个阶段,李莲杰只负责一件事——挨打。

  青龙献爪接横枪下劈,倒!

  拨草寻蛇接毒蟒翻身,飞!

  凤凰点头扎碎发髻,后手轻振,枪头便化作幻影,啪的一声平拍在无名头顶。

  无名重重拍在地面,呈俯卧姿态。

  太子誉再接扳拦扎枪,无名向后一缩,枪头贴着额头扎进地面。

  太子誉单手持枪一路前推,枪头碎石裂地,如一条土龙般追袭无名。

  此处,无名来不及躲闪,只好以剑面压在枪杆上,左手按剑面,右手握剑柄,全靠双臂的力量保持平衡,整个人呈俯卧撑姿势,被太子誉以一杆大枪推着,双脚在石板上犁出两条深深沟壑。

  最终,被太子誉用力挑飞。

  接下来的一幕,方星河设计了一个超帅的必杀——挑飞无名之后,枪头回弹,顺势下扎,当枪头再次扎进地面,方星河向前推枪的同时轻轻一跳!

  整根大枪完全竖起,枪头扎地,枪尾倒竖。

  方星河本人则单手按着枪尾,双脚一上一下踩在大枪中间,是为……齐天大圣立棍式!

  这是南派猴拳里的经典招式,在少林棍法里也很常见。

  但是一般而言,用这招的基本都是齐眉棍,最多不超过两米。

  而方星河的枪长多少?

  3米5!

  等于他是在一层楼的高度上进行极限操作。

  此处,方武圣用的是特制空心钢管大枪,经过反复测试,取得了重量和弹性的完美平衡,因此才能实现这一超高难度动作。

  当摄像机从下往上斜推,自然光从侧面打在他的脸上,那种气势,那种酷炫,那种压迫,简直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。

  下一个动作,凌空翻转720度,双臂抡圆,居高临下,旋身劈枪!

  这是力与美的极致结合,也是人类最极限身体素质的煊赫展现。

  协调、爆发、柔韧、反应、臂力、统合整劲……

  缺少任何一种,都打不出来这么帅的效果。

  重达10.2斤的大枪,带着撕裂空气的气势,发出凄厉锐啸,砰的一声砸在四层缓冲垫上。

  闷响过后,缓冲垫外层的棉布硬生生被抽裂了一层,碎棉飞溅。

  因为是拍戏,这一枪的对面当然没有人,周围都是绿幕。

  然而,哪怕只是站在旁边看着,老李仍然被吓出了一头冷汗。

  “好家伙,到底是谁出的馊主意,让我和这种怪物对打?!”

  没人搭理他。

  巩皇和国际章只顾着拍手了,又蹦又跳。

  “好帅好帅!”

  她们是真没见过这场面,在此之前,谁能想到打戏还可以这么拍?!

  谁又敢想,真人居然可以这么打?!

  谋子差点乐疯了,一跃而起:“咔!收功收功!方子,你真他妈牛哔!”

  临时喊过来救场的顾长卫一溜烟冲到2号机位,看了又看。

  “完美!”

  他用力一挥拳,激动抬头,野心全都写在脸上。

  “谋子,后期别舍不得花钱,我也跟着你们混一个奥斯卡最佳摄影的提名!”

  这场戏是多机位拍摄,2号机位拍的是大枪侧面视角,在这个镜头里,银枪呼啸下落,在半空中弯出一个杀气腾腾又美不胜收的弧度。

  而持枪的武圣方,姿态舒展,力贯星河。

  只要剪出一秒慢放,稍微配一点空气激波特效,就会成为武侠影史上的里程碑。

  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对功夫片有偏见,想拿奖几乎不可能,但是一个提名,单靠这一组镜头,便大有希望!

  方星河这一枪,劈得整个剧组精神振奋,鬼哭狼嚎。

  全景实拍和后期制作的区别正在于此。

  以现在的特效技术,根本制作不出如此真实、如此具备打击感和力量感、如此炫酷又合理的动作。

  非要对比,可以把《黑客帝国》拿出来鞭尸。

  讲整体的新意程度,《黑客帝国》是动作片标杆。

  只看动作本身,基努里维斯等一众演员的表现可称不入流——僵硬、虚浮、缺少挥洒感、难以让人相信并沉浸。

  西方观众也不是傻逼,对于黑客三部曲演员动作功底的批评,一直贯穿到很久以后,每个网络社区都有人吐槽。

  而李莲杰的好莱坞动作片,碟片卖得极好,所有功夫迷都愿意收藏,并且反复回味他的动作韵律,正是因为“夸张的真实”、“写意的暴力”。

  直到十多年以后,好莱坞终于掌握相关技术,动作戏开始具备“相信基础”。

  比如漫威,绿巨人的打戏通常都很夸张,但是由于真实的打击感和流畅的动作本身,观众愿意相信那就是绿巨人应有的表现。

  动捕演员发力迅猛协调,呈现效果就真实可信。

  基努里维斯真身上阵花拳绣腿,《黑客帝国》里的近身搏击就虚浮可笑。

  道理就这么简单。

  而方星河呈现出来的,几乎是15年后最顶级的动捕+最顶级的特效+多次迭代之后的动作理念。

  放在当前这个年代,堪称是划时代壮举。

  以后再盘点功夫电影,《黄飞鸿》系列是第一个突破式创新,《英雄》便是第二次,注定要成为经典。

  最最难能可贵的是,方星河以个人之躯,完全实现了不可能的特效化打斗。

  因此,导致全剧组都疯了。

  做出这样一部戏,对任何人都极具意义。

  甭管是主创,还是普通员工,辛辛苦苦打磨半年,不就是为了赚钱养家的同时再干出点模样,有一部代表作吗?

  现在,不管剧情如何,反正在视觉呈现领域,《英雄》是把分数拉满了。

  这是所有人的幸事,方星河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感激。

  ……

  下一幕戏,是李莲杰反击太子誉。

  可惜,没人在意了。

  从剧情的架构上来讲,这是主角“先抑后扬”的扬,意义重大。

  但大家就是提不起精神。

  因为无名的胜利,是太子誉“自废武功”之后的必然,或者可以形容为,是对太子誉的剧情杀。

  方星河把剧情处理得非常自然巧妙。

  无名被数次击飞打倒,但斗志不失,仍然在寻找一切机会近身出剑,终于得到了太子誉的认可——精神层面上。

  太子誉本身也明白,自己功夫再高,也不可能实现刺杀秦王的心愿。

  方星河借由赵后之口,让观众理解了其中逻辑。

  “你持枪在手,武功盖世,天下无敌,可是那又如何?你永远不可能接近秦王。

  别说持枪入殿,只要你靠近秦王殿千米,下个瞬间便是万箭齐发。

  太子,诸国之君昏聩短视,没有人敢于让你独领大军,你隐居于赵国,不饮酒,不作乐,耐心潜伏忍受,只想等一个复仇的良机。

  三年过去了,你可曾等到?

  我虽久居深宫,不通政务,却也深深为太子惋惜。

  若得五国联军20万,交于太子手中,何愁暴秦难挡?

  可恨!

  恨我自己是女儿身,更恨太子不得信重!

  可惜!

  惜五国庙堂,竟无一人有此魄力!

  那些胆怯自顾之辈,不可以与之共谋,现在,我们惟有依靠自己的力量,行此刺杀险举!

  而我们唯一的希望,正是无名!

  他的剑术自是远不如你,可他有机会近得秦王身前,那时候……只需一剑,则诸国困境立解!

  无名战胜不了持枪的太子,可我们并不需要让他战胜你,我们只需要让他近至秦王十步,然后,刺出那一剑!”

  巩皇的台词不用怀疑,这段文戏,被她演得情绪饱满张力十足。

  而影帝方的文戏实力,也在下一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。

  在巩皇讲话时,他出神的凝视着枪尖——看似是在回忆着什么,又似乎是在放空。

  最后,他单手持枪向后一甩,残生枪直入中堂,深深钉在供桌上方。

  方星河微微抿紧嘴唇,配合着陡然聚焦的眼神,立即就把观众拉进到一种氛围当中——聪明的观众已经能够体会到,太子誉在这一刻,正式做出决断。

  这一决断,便是赴死。

  下一幕打戏,是空手考验。

  无名终于胜过太子誉半筹,并且以神乎其技的藏剑术,于最不可能之际,“变出”一柄短剑,架于太子誉颈边。

  “很好。”

  太子誉伸手推开短剑,用的是食指,推的是剑刃。

  “虽然仍然是不过如此,但总算有些意思了。”

 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太子誉仍然如此骄傲,那样灿烈。

  他抬起手,看看指尖的血珠,嘴角渐渐勾起一抹浅淡而又温柔的笑意。

  他在想什么?

  是不是正在怀念那个曾与他订婚却又失陷在国破家灭中的青梅竹马?

  没有人知道。

  方星河的处理天马行空,为太子誉添加了一抹人性,却不肯给出任何解释,只是让这抹笑意印在观众心间,由得他们随意猜度。

  半秒过后,太子誉忽然转身,大步走向中堂。

  在案几后面端坐,平整衣襟,自解发带,慨然道:“韩誉已悬颅于此,君可自取之!”

  这是赴死者最高程度的勇武,也是战国最大的浪漫。

  如他不愿,谁可杀他?

  一位20岁的天之骄子,将在生命最灿烂的时刻,以此身,许故国。

  他没有明确的表现出恨,相比于他,飞雪是激愤、赵后是忧思、无名是因信而执着,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理由和明确的情绪。

  但是方星河处理的太子誉,就只是平静着也骄傲着,似乎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,于是便这样做了。

  从人物的驱动性上来讲,太子誉的动机似乎并不那么明显与充足。

  可是在这一刻,当方星河神光湛湛的讲出那句台词时,赵后立即红了眼眶,飞雪掩面以拭泪花,无名悚然动容,大礼跪之。

  如此简单的落幕戏份,却被方星河演出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人。

  太子誉之死,将成艺术。